OpenAI 與台積電、博通的合作:探索 AI 晶片新局

在 AI 技術領域,OpenAI 正採取積極的策略,藉由與台積電 (TSMC) 以及博通 (Broadcom) 合作,來打造自己的 AI 推理晶片。這項舉措標誌著 OpenAI 向硬體自給自足的重要一步,也顯示了其減少對主要晶片供應商 NVIDIA 依賴的決心。

背景:為何選擇開發 AI 推理晶片?

隨著人工智慧應用日益普及,尤其是像 ChatGPT 這樣的生成式 AI 模型的需求不斷增長,OpenAI 發現僅依賴第三方硬體供應商已經無法滿足其技術需求。特別是 NVIDIA 的 GPU,在市場需求暴增的情況下供應量變得有限,價格也持續走高。這使得 OpenAI 開始尋求替代方案,最終決定與博通和台積電合作開發自家的 AI 推理晶片。

與台積電和博通的合作

OpenAI 目前與台積電的合作,重點是利用台積電最先進的 A16 製程來生產 AI 晶片。這些晶片的量產預計於 2026 年展開,將成為 OpenAI 提升 AI 系統效能的關鍵。A16 製程相較於目前的技術,可以提供顯著的速度提升和功耗降低,並且晶片的密度也有所增加,使得其特別適合應用在資料中心等高效能環境。

與此同時,OpenAI 還與博通合作,目標是開發專用的推理晶片,用以支援其人工智慧系統的各種應用。這些晶片旨在加強模型推理的能力,即應用 AI 模型來對新資料進行決策的過程。透過這些合作,OpenAI 期望能夠減少對外部 GPU 供應商的依賴,並實現更高的成本控制與供應鏈靈活性。

採用 AMD 晶片作為額外支持

除了與台積電和博通的合作,OpenAI 也引入了 AMD 作為晶片供應商。這樣的多方佈局,有助於滿足其不斷增長的 AI 基礎建設需求,並在供應鏈上創造更多的彈性。此外,AMD 的 MI300X 晶片也將通過 Microsoft Azure 的基礎設施使用,這意味著 OpenAI 仍然維持著多樣化的硬體策略來支持其龐大的計算需求。

從宏大夢想到務實策略

事實上,OpenAI 最初曾雄心勃勃地計畫籌集巨額資金,以自建晶圓廠,試圖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 AI 晶片帝國。然而,由於這樣的計劃涉及龐大的資本支出及長期的建設週期,最後 OpenAI 選擇放棄自建晶圓廠的夢想,轉而與現有的頂尖晶片製造商合作。這種策略的轉變不僅使 OpenAI 能夠更快實現硬體自製的目標,也有效地降低了風險。

在新的合作模式下,OpenAI 集結了來自 Google 及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前員工的晶片設計團隊,透過博通和台積電這些成熟的合作夥伴,加速其客製化 AI 晶片的開發進程。這樣的合作不僅能減少時間和成本的投入,還能充分利用這些夥伴在半導體製造方面的專業技術。